对于普通民众而言,信息时代早已成为遥远的往事,还能清楚记得天变之前往事的,都已是四五十岁中老年,甚至五六十岁以上的老人。
社会的中坚,因为持续数十年生育政策,年轻人,新生代的比例非常夸张,经历过信息时代的人的比例非常低,被稀释得很难发现同类。
对这些新生代而言,他们这一生中能见到的整个天地就是那一座城,所思所见超不出这范围,所有的爱恨纠葛也尽在一城之内。
他们或许能从书中看到城外更广阔的世界,但若修行不成,又不是智商爆表的妖孽,终此一生都是传说,和他们并不任何关联。
因为每两年一次的大迁移对物资的海量需求,所有新城都复古得更加彻底,对物资依赖极大的蒸汽工业风正在逐渐褪去。
城内出行要么步行要么借用畜力,别说公交车,自行车都成了稀罕玩意儿。
时间在向前推移,可那些新生代,却越来越像是真正的古人。
而从行政管理来说,这是一件好事。
和经过信息时代轰炸的人相比,他们实在太单纯,就连总会出现的坏蛋都坏得很单纯。
所以,对每个聚居城市,炎夏决策层会效法先贤智慧,借鉴黄老之术,去芜存菁,以“无为”而达“有为”。
“无为而治,小国寡民,老死不相往来。”姜不苦轻声念诵。
随着时光流逝,普通人在这个世间的存在感会越来越微弱,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,小小的一个城,就是他们一生一世的国。
这是大势之必然,只是早晚而已。
若自然演变,城与城之间,真会逐渐发展成“国”与“国”之间的关系,隔膜会越来越深,即便同为炎夏血脉,也无法阻挡漫长时间之后的彼此疏离。
炎夏高层以更主动的姿态迎接这种大势,另一方面,则期望借助发展了三十年的修行体系,打破这隔膜。-->>
“书香院小说网”最新网址:https://www.sxy55.com/,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